主题: 天柱第一个翻译官陆世标——刘慧桥

  • 一个人的空白
楼主回复
  • 阅读:744
  • 回复:5
  • 发表于:2013/11/19 11:41:42
  • 来自:贵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天柱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陆世标,侗族,宣统三年(1911 年)五月出生在天柱城关的一户中等家庭。母亲姓杨,没有文化,但持家有道,处事待人识大体。陆世标命途多舛,自幼丧父。其母亲为照顾孩子,赡养老人。在家耕田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虽然劳作较为辛苦,但天道酬勤,由于她有头脑,种田有方,饲养家禽和家畜有经验,家境渐富。这就为后来陆世标上大学读书奠了经济基础。
  陆世标从小喜欢读书识字,四五岁时开始就读于私塾。他记忆力很强,四五岁时就能熟背《曾广贤文》。六、七岁时候,《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均能顺口诵出。民国七年(1918年),世标进入城区中心小学读书。在读小学期间,成绩很好,读书过目成诵,文思敏捷,所写作文一气呵成,文彩飞扬,很受老师的钟爱。民国十三年(1924)他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天柱中学。由于陆世标具有读书的天赋,学习成绩一直是班上的榜首。民国十九年(1930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州大学英语系。
   陆世标进入贵州大学后,可谓如鱼得水。他一边认真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博览群书,广泛吸吮知识营养;另一方面,注重英语口语的训练,只要英语老师
有空,他就去找老师对话,让老师为他更正英语口语中的不标准的语音。他学习很刻苦,通过四年的大学深造,陆世标已经成为一位满腹经纶的英语通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 年),他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因成绩优秀,且表现好,被贵州省政府授予优秀毕业大学生称号。毕业时,被省政府任命为天柱县财政局局长。
  陆世标热爱母校天柱中学,在他担任财政局长期间,一方面全力以赴地抓天柱财政;另一方面竭尽全力保证学校老师工资的发放,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校长王天敏兼任黄平中学校长,无法再任天柱中学的英语课,学校英语老师欠缺。在这种情况下,陆世标主动到天柱中学兼任英语课教学,解决了天柱中学缺英语教师的困难。正当陆世标全力以赴狠抓天柱财政,大显身手的时候,民国三十五年(1936 年)二月,省政府把他调到锦屏县任教育科科长。
  民国三十六年(1937 年)七月,日本在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开始。“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号召全国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奔赴前线打击侵略者。“七七事变”后,刚刚就任89 师265旅旅长的吴绍周派人回家乡招兵抗日。
  在此国难当头,天柱、锦屏的苗侗青年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报名从军。陆世标深受全国抗日激情的影响,也弃政从戎,奔赴河南投入吴绍周部。由于陆世标是贵州大学的高材生,又任过天柱财政局局长,被吴绍周安排在后勤任供给科的科长。
  陆世标从军后,随部队到磁县、安阳等地抗日。曾与战士们一起,在南口打退日军“板垣师团”的进攻。参加过击破“土肥源师团”围攻漳河的反击战和台儿庄及鄂北等战役。民国十七年(1938年)。吴绍周晋升为113 师中将师长,陆世标被提为师部军需部主任。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吴绍周因功任为88 军军长,陆世标因后勤工作出色,升任为88 军上校军需处处长。后吴绍周调任15 军军长,陆世标也跟随任15军军需处处长。
  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二月,陆世标母病重,家中信函接二连三地传到了部队。陆世标向军长请假回家探母,得到了军长的批准。二月下旬,他带着军部发行的通行证,穿着军服,背上行囊,腰挎左轮手枪,骑单车从河南出发,日夜兼行,途经安微、湖北、四川、重庆、贵阳,于三月初到达天柱。
  陆世标到天柱时,慈母已双目失明。因其母膝下无人照顾,众亲朋劝其留下来照顾母亲,以尽孝道。在母亲的挽留和众人的劝说下,他只好留下来照顾母亲。他写信给军长吴绍周道明了原由,得到了吴军长的谅解。陆世标来到天柱不几天,日本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挽救南洋孤军在
4 月17 日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十月,日本有一支部队攻陷了广西桂林;另有一
支部队打到了湖南洞口,天柱告急,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天柱县府担心天柱中学师生的安危,决定把学校暂时搬到石洞汉寨。由于县城距汉寨有七十余里路,山高路险,森林遮天盖日,豺狼虎豹潜伏其中,威胁行人的安全。为了确保图书和教学仪器的搬运,确保师生的安全,陆世标自告奋勇,加入了县府组织的武装护送工作队。日本的侵略被遏制后,他又参与护送师生搬回图书等的工作。从这可以看出,陆世标对天柱中学的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
  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五月,世界反法西斯形势一派大好,五月八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日本法西斯已完全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国民党军队和美军在中国西部开始了大反攻,加紧了打击湘西日本侵略军的湘西会战。
  天柱位于湘黔交汇之地,是湘西会战外围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九四四年冬,因抗战的需要,天柱县府奉省府及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达的命令,曾组织民众,对桂穗公路天柱所辖的三穗款场至高酿地良高登的公路和桥梁进行了毁坏。现国民政府组织湘西会战,对军运极为不利。为重新修复这段公路和桥梁,美军哈佛上校奉命率美军一百多人于五月十八日抵达天柱,驻北教场(今北部新区),督修桥梁和公路,以利军运。
  美军进驻天柱北教场,因时任县长谢杰明不懂英语,无法和美国兵进行语言交流,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的高材生——陆世标,被县长谢杰明请出来担任县里的翻译官。
  陆世标当上翻译官,不负人民的厚望。当他第一次陪着县长到美国兵驻地,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把县长对美国兵的问候翻译给美国兵时,惊呆了美国人。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边辟的小县城,竟然是个藏龙卧虎之地,居然有这样才华出众的翻译人才。顿时,天柱人的形象在美国兵中高大起来。这翻译官不仅英语流利,而且讲解出色。他们不得不一致地伸出大母指夸赞:“Good people in TianZhu”!(中文译文是,“好样的天柱人!”)哈佛上校和美国士兵峰涌向前忙着与县长和陆世标拥抱。从这以后,县长谢杰明跟美国人谈话的语言障碍被陆世标打通,陆世标成了美国兵的好朋友。美国兵为了显出他们对陆世标的友好,哈佛上校还把自己亲爱的手枪赠送给了陆世标。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投降,美国官兵离开天柱回国,陆世标也就结束了他给美国人做翻译的生涯。恰恰这时,天柱中学缺少英语教师,陆世标随即被天柱中学校长杨克增聘请到学校当英语教师。
  陆世标在天柱中学当英语教师后,教书极为负责。据当年在天柱中学读过书的刘家彬老人讲:他在英语教学与研究上独具专长,课堂教学技巧高,效果好。他教英语,每课必须布置新课练习,要求学生在夜自习时要将布置的作业弄懂、能读,以免上课提问时哑口无言。他每天批改学生的作业,往往熬到深夜。他英语口语准确,学生受其影响很深。每天清晨,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学生们朗诵英语的声音。陆世标是天柱中学难得的一位英语教师。
  陆世标不仅在教学上敬业,而且热爱学校,关心他人。据前几年去逝的天柱民中退休英语老师周汝鑫说:民国十六年(1947 年),他在天柱中学当教师,天柱中学校长杨克增正筹建运动场,因缺少资金而发愁。陆世标老师得知学校这一情况后,就把自己在部队所得的积蓄全部捐给了学校,解决了学校兴建运动场的资金问题,为天柱体育健儿在运动场上展现技能提供了条件。同年,因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学校老师的月工资只能买得几斤米,出现粮食危机。陆世标得知情况后,联合杨永锡老师把家里存留的粮食捐献出来分赠给老师,使老师渡过了生活难关。
  1950 年10 月初的一天深夜,陆世标在给学生批改作业之时,不幸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40 岁。天柱中学师生致挽联悼曰:“半生心血倾桑梓,一片痴情系学生”。
  
  • 宇航商贸
  • 发表于:2013/11/19 23:34:13
  • 来自:浙江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